♦ 魏胜权
2012年6月,在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开幕式上,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授牌督促成立常德刘禹锡研究会,这一举措表明市委市政府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谋划与思考中把刘禹锡的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决心要擦亮刘禹锡这块文化招牌。
一、刘禹锡谪居常德的基本情况
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805年(唐永贞元年)8月,刘禹锡被贬,冬季抵达朗州(今常德市),到元和十年(815年)春动身回京(今陕西西安),在常德整整9年零2个月。
唐代的朗州,是一个偏僻的落后的地区。当时只辖武陵、龙阳两县,共计43760人,离京城(西安)2159里。刘禹锡贬到朗州时,没有安排住处。因为他的职衔是“朗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相似于今天所说的同一级别的非领导职务。(加之804年常德发大水),过年之后,州府才出面找了个城墙边的茅舍安顿下来。他和老母妻儿,还有从兄从侄等近十口人同挤在这间茅房里。在诗文中刘禹锡对自己的居住处所作过一些描绘: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据学者研究考证,他的住所,位于城东门靠沅江边的城墙脚下,紧挨城门的谯楼,与招屈亭相邻。
二、充分认识刘禹锡历史名人的效应与价值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生前与白居易并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即“刘梦得,诗豪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在常德寓居十年,从33岁到43岁是他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敏捷,才华最显露,情感最丰富的最佳年华。这一时期刘禹锡在哲学、文学、诗赋及思想等诸多方面,要挖掘、要整理、要传承的很多很多,仅就诗词的创作这一点来看:
1、刘禹锡的诗词艺术地记录了朗州的历史风物和世俗风情。正如他自己所言:“谪居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成诗歌。”刘禹锡怀着尊重历史,欣赏民俗的态度,登德山、赏孤峰、游枉渚;寻古城遗迹、观沅江竞渡、听洞庭渔唱;怀善卷、思屈子、吊马援;赏月桃花源、祭祀太阳山、采菱白马湖……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朗州历史人文画卷。
2、刘禹锡的诗章遗馈给我们不尽的美妙享受。他的诗名不仅艺术技巧纯熟,思想内容也达到很高水平,在唐代独树一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摒弃一切杂念,修炼出空灵清澈的心境,是多少人难以企及而又不舍追求的崇高境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是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对诗酬答所作,题为《皇冠手机比分网官方入口》,由于比喻中蕴涵着哲理意味,虽然人生不免奔波跋涉,但只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细品之余,一扫以往诗人骚客悲秋、忧愁、惆怅的情调。勾画出寒秋时节,诗人自我陶醉和自我远大政治抱负的表白。阐明他逆境中,精神依旧抖擞,心胸始终豁达,超凡脱俗和斗志仍然奋发向上的,那种既乐观又坚定的信念。
诗句不仅流淌着一种自然神韵,更折射出诗人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深邃眼光。
3、刘禹锡的诗词创作,提升了朗州文化品位,丰富了武陵文化内涵。常德十年,刘禹锡认真汲取民歌的营养,收集“民谣俚音”,创作了《皇冠手机比分网官方入口》、《皇冠体育比分网手机入口》、《皇冠手机比分网官方入口》等一批反映地方风情且流传不朽的诗歌。刘禹锡对朗州本土民歌“竹枝词”钟爱有加,下了很大功夫对其提炼和再创作,使其保留民间传唱的曲调,吸收七绝的谐婉,采用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的手法,既有奔放的热情,又有冷峻的批评,为唐代诗歌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刘禹锡一生留下的诗词、文赋有800余首(篇),其中常德留下的诗词、文赋就有200多首(篇),占他一生创作成果的四分之一强。由此可见,刘禹锡的常德情结,在常德留下的文化成果应当上升到常德特有的历史文化层面的高度来认识。
三、研究刘禹锡是常德人久违的应尽的历史责任
历史名城的形成与影响,因素诸多。
1、逐步确立常德在全国研究刘禹锡的中心地位。
刘禹锡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感到十分欣慰地是,2013年10月我们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了“常德刘禹锡研究全国学术交流会”,这项工作已经起步。“种桃道士何处去,前度刘郎今又来”,我们相信,今后常德会有更多的同仁志士把精力、智慧、情感投入到刘禹锡的研究方面来。
2、逐步在常德建立在全国有影响的、比较权威的刘禹锡研究资料信息中心。
3、逐步打造常德成为全国最具权威的、最具影响的刘禹锡城市文化名片.
© 2021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湘ICP备14009931号-1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